“十四五”時期是實現碳達峰目標關鍵時間窗口,也是加快構建清潔低碳、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關鍵五年,光伏產業在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發展,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將大有作為。
助力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 我國光伏產業大有可為
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是一場硬仗,更是一場大考。“十四五”時期是實現碳達峰目標關鍵時間窗口,也是加快構建清潔低碳、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關鍵五年,光伏產業在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發展,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將大有作為。
“十三五”期間,我國光伏產品制造規模不斷擴大,2020年多晶硅產量39.2萬噸,同比增長14.6%,較2015年的16.5萬噸增長近140%。同時,光伏發電應用市場也在快速增長,截至2020年底,光伏累計并網裝機量253吉瓦,同比增長23.5%;光伏發電量2605億千瓦時,同比增長16.1%。“十四五”時期,在碳達峰、碳中和的背景下,我國光伏產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。
在這其中,能源企業發揮著重要作用。5年來,國家電投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增長了6倍,超過3500萬千瓦。光伏累計發電量超過1300億千瓦時,減排二氧化碳排放約1億噸。推廣應用水光風光互補、漁光農光互補、光伏治沙等技術,累計治沙超過2萬畝,探索出一條多能互補、智能協同的能源生態發展道路。
到2025年實現新增光伏設備全部的“近零碳”采購;加強光伏應用集成創新,到2025年爭取在“鈣鈦礦/晶硅疊層電池”等技術領域達到全球領先水平,確保新建光伏電站系統效率達到85%以上。
“十四五”時期,國資委將支持央企大力發展光伏等清潔能源產業,完善清潔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鏈,加快新能源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能力,積極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。做好光產業發展規劃和布局,推動光伏產業與電力系統融合發展。全面提高產業技術研發和設備制造能力,打造完整知識產權的光伏新能源產業,加快智能光伏產業創新升級和特色應用,形成更多更好的創新成果和產品。積極探索光伏 生態保護,推動光伏產業與農業養殖業、生態治理等各產業融合發展。積極開展光伏產業先進技術研發和裝備制造合作,提高我國光伏產業核心競爭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