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漁光互補”模式作為將現代漁業養殖和太陽能發電立體結合的典型,完成了生態漁業與工業發電的跨界“演出”,是一種綜合利用土地和提高土地附加值的創新模式。
光伏+智慧漁業助力水產養殖提質增效
從漁業養殖作業的需求出發,根據水面實際情況針對建設光伏的區域進行設計改造,結合現代化漁業養殖的需求,創新性設計新型大跨度、大空間支撐系統,電纜采用拖索架空敷設,接地深入淤泥層以下,確保水體無電力設施,充分保證漁船通行及捕撈作業所需空間,避免光伏系統對投餌捕撈等經營活動的影響。根據不同的水產品的養殖需求,通過PVsyst 軟件進行光伏系統仿真模擬,確定合理的組件傾角及間距,保證魚塘內溫度相對較低、通風較好,減少魚塘中的水汽蒸發,充分提高漁業產量。通過魚塘上面架設光伏板發電,光伏板下方水體進行魚蝦養殖,可以有效控制水體水溫、pH值,實現漁業高效養殖。
在進行光伏系統設計前對每個魚塘塘底、塘堰進行清理整治,并增設投飼捕撈區域、捕撈環溝、進排水閘、起魚平臺及踏步等基礎設施。根據漁業養殖需求增加智能化漁業設施(包括智能控制系統、復合增氧系統、電化水殺菌系統、生態調控系統、水質凈化系統等),全部采用太陽能綠色電力供電。遇到陰雨天或天氣突變,通過智能控制系統及時開啟復合增氧系統增強水體的對流與交換。當各類水產品進入生長的黃金時期,排泄物顯著增多時,及時開啟電化水殺菌系統、生態調控系統及水質凈化系統,改善水質環境。同時配套氣動抬網、機械捕魚等現代化漁業機械,在水面上自由移動網具捕撈,捕撈面積大,捕撈效果好,不傷魚體,配合囤魚網箱,可以隨意捕撈隨時運輸,達到高效捕撈目的。通過魚塘的專項設計改造、現代化漁業設施、智能化管控系統的綜合設計實施,便捷漁業養殖的同時,進一步通過科學管理理念,實現漁業智慧養殖。
“十四五”初年,在“雙碳目標”背景下,為助力能源轉型,促進企業創新、產業變革與社會可持續發展,國際能源網憑借16年蓄積之力,繼續構筑產業重磅年度盛會。
“2021第六屆中國光伏產業論壇”將在北京舉辦。論壇以“能源轉型 光伏先行”為主題,將深入解讀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形勢與政策,探討新型電力系統下光儲充一體化的發展機遇,宣揚業內新技術、新產品與創新理念,探索光伏產業發展新目標,并對光伏產業各先進企業進行表彰,凝心聚力為實現碳達峰、碳中和獻計獻策!